最近,香港有五位售賣內地禁書書店的股東及職員相繼懷疑「被失蹤」,社會人心惶惶。面臨著這麼恐怖的打壓,香港人到底要如何自處?想到這裏,不禁令筆者想起2014年底推出的香港粵語流行曲《家明》。雖然筆者很喜歡這首歌,特別是歌詞,但可惜它不及《撐起雨傘》那麼受歡迎,估計其中一個主因是它沒有群星合唱。在發表感想之前,先請讀者欣賞,希望你會喜歡這一顆滄海遺珠。
《家明》
作詞:黃偉文
作曲:伍樂城
主唱:謝安琪
編曲:伍樂城 / 朱俊傑 @Baron Pro
監製:伍樂城 @Baron Pro
他出發找最愛 今天也未回來
途中那些細節 沒有太多的記載
但為什麼不放開 竟吊在懸崖旁邊盼待
難道信尚有份禮物 等他去拆開
誰若碰到這個他 還望可將那美意帶回家
流落野外恐怕 太快叫他睇化
愛情 電影 小說 也太虛假
誰若碰到這個他 能為他了了這小心願嗎
無力協助他嗎
也願你任由他 騎著世上最終一隻白馬
他不過想要愛 差點上斷頭台
人家跌倒兩次吧 就再不相信愛
浪漫願他不要改 所信是模糊 仍肯冀待
誰願意 為美麗信念 坦克也震開
誰若碰到這個他 還望可將那美意帶回家
流落野外恐怕 太快叫他睇化
愛情 電影 小說 也太虛假
誰若碰到這個他 能為他了了這小心願嗎
無力協助他嗎
也願你任由他 騎著世上最終一隻白馬
找太耐 就算找得太耐
他拒絕 未上訴便下台
大地上 問有哪位敢這樣愛
無論你是愛他不愛他 還是可將那勇氣帶回家
時代遍地磚瓦 卻欠這種優雅
教人夢想 不要去談代價
最後即使走進浮砂 沉沒中 也會發出光亮嗎
臨近破滅一下 要是信任童話
還是有望看到天際白馬
他出發找最愛 今天也未回來
留低哪種意義 就看世間怎記載
聽後感:
「家明」
先由歌名說起,「家明」是幾年前香港著名電視劇《天與地》的角色名,故事講述他在山上被暴雪圍困,最終因糧食不繼,被同行的三位朋友吃掉。配合歌詞的的意思解讀,家明應該是一位參與抗爭的社運人士。面對著反抗,極權者為了利益當然會進行血腥鎮壓。這與人食人的劇情相當吻合(極權者食掉反抗者)。不過,「家明」其實尚有一意,這點可留意文章尾段。
「誰若碰到這個他 還望可將那美意帶回家
流落野外恐怕 太快叫他睇化
愛情 電影 小說 也太虛假
誰若碰到這個他 能為他了了這小心願嗎
無力協助他嗎
也願你任由他 騎著世上最終一隻白馬」
筆者認為以上的副歌歌詞,是全首詞的中心句。為何愛情、電影和小說,也會太虛假?因為家明為了社會公義,敢於犧牲自己,表現出對身邊人的愛,推而廣之,更是對世界之大愛。故此,在這種真愛之前,愛情難道不會顯得太渺小嗎?在這種真愛之前,電影、小說的感人情節,難道不會顯得太失真嗎?
只可惜,現實中有太多人不理解他們的愛,覺得社運人士唯恐天下不亂,指責之聲令他們如同置身野外一般孤獨。詞人呼籲志同道合的朋友,盡量提供協助。假若無法認同這份愛的人,詞人只求他們不要再阻撓,任由社運人士騎上世間最後的一匹白馬,握緊最終的希望。
「最後即使走進浮砂 沉沒中 也會發出光亮嗎
臨近破滅一下 要是信任童話
還是有望看到天際白馬」
第一次聽本歌的時候,筆者在腦內浮現出一匹白馬在地上奔跑,然後絕望地陷入浮砂之中。想不到在最後,牠突然長出雙翼,展翅劃破長空。當白馬回首之際,才驚覺牠頭上長有黃金角,原來那匹白馬竟是傳說中的獨角獸!這是筆者初次體會到那樣具動感的意像,感覺相當震憾和感動。更令人驚奇的是,歌詞從沒講過白馬長出翅膀,只用了簡單的六個字「童話」、「天際白馬」,獨角獸馬上就不言而喻。能令靜態的文字變得如斯有電影感,黃偉文先生的填詞功力,實在令人佩服!獨角獸振翅高飛的意像,讓人深受「奇蹟」的感動,然而它介乎於「童話」與「希望」之間,到底傳說中的聖獸最終又會否出現於人們的眼前?
「他出發找最愛 今天也未回來
途中那些細節 沒有太多的記載」
……
「他出發找最愛 今天也未回來
留低哪種意義 就看世間怎記載」
歌詞最後運用了絕妙的呼應,以「記載」貫串首尾。家明參與社運的細節沒有詳盡的記載,說明他並非社運的領袖,只要社運的普通參與者。他可以是筆者,也可以你。不過,這些細節並非最重要,行動留下的意義才是詞人最關心的地方。最後一句所說的「記載」,在筆者而言,有兩重意思:
第一,「記載」是指後世對社會運動的評價和公論。播下的種子,未必即時見到果效,往往需要時間方可生長。評價運動的成敗,不爭朝夕,需有長遠的眼光。同時,歷史巨輪逐漸去蕪存菁,將真相呈現在世人眼前,後世將可更客觀地了解各項社運,相信世人終必了解這種對世界之大愛。
第二點更加重要,「記載」是代表人們親身去參與,親手去譜寫社會運動的成敗。「奇蹟」是傳說中的童話,還是現實中的希望,取決於會否有人願意嘗試。有愈多人去參與社運,就愈有機會成功;愈有機會成功,社運就愈有意義。更希望從前無知的大眾可以回心轉意,支持每一位家明。
結語
這首歌是因雨傘運動而生,然而歌詞可套用到六四,甚至每一件為義向極權政府抗爭的流血事件。當中所表達之精神,皆可在面對絕境時應用。今天,社運人士合理懷疑內地公安在港跨境犯法逮報,要求港府,中央政府,以至外國政府徹底調查,同樣不是唯恐天下不亂,而是保護所有香港人的安全,也是出自對家的關懷。抗爭之路從來不易,願我們在守護家的同時,不忘守護心中的那份希望。
「家明」也可以解作「我們的家終必重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