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鏡1.png

 
 
 
幾句評論

枯木在冷酷的陽光下肅立,畫面移動的速度緩慢而沉重;一雙風箏在蒼涼的天際相依為命,其中一只緩緩離去,鏡頭死寂不動……這兩個電影空鏡,就好比千言萬語,靜默地訴說衰老的情感。全片的風格與節奏,盡見於此。

《伴生》紀錄三段長者與照顧者的關係,它們有一個共通點:長者皆是照顧者的負累。幾乎每一個片段、每一句獨白,皆展現出軟弱乏力,徬徨無助,鬱結難舒,無可奈何,悲從中來,灰暗絕望……其催淚的主因,更在於真實。看後,彷彿人生的終點是沒有答案,沒有出路,沒有希望。片末,女兒一嘗心願,成功帶父母入住酒店享受。儘管以此「喜劇」作結,但筆者仍相當懷疑這到底是一種希望,還是一沫稍縱即逝的泡影?因為歡眾預視得到,三人的生活,一天後就會打回原狀。

電影只提出了問題,沒有道出解決方法,但僅用一個多小時,就能在觀眾心上刻劃深邃的烙痕,已屬難得。別忘記,觀眾是坐於舒適的電影院座椅之上。筆者希望此電影能喚起公眾反思他人、親友、甚至自己將來的晚年照顧。

有關電影的評論已差不多講完。接下來的部份,主要是筆者在看完《伴生》後,引發出來的不同思緒,與影片內容沒有太緊密的關係。

1.受苦意義在於他人

意想不到,當電影閉幕,黃肇邦導演竟出現在筆者眼前,原來當晚的場次還附帶一個小小的座談會。筆者把握機會,問導演面對衰老與死亡的出路,卻換來有趣的「答案」:「每個人面對死亡和衰老的方法都不同,因為每個人的處境都是獨特,故此今天的我認為可行的方法,老年的我可能會推翻。最重要的是,用開放的心靈去思索這個問題。」

這番話非常有理,但也相當空泛。或許世界的某些真理,就是以這種玄之又玄的方式向人們呈現。幸而,黃導沒有過份留白,之後再作補充:「今天我的想法是,不要只凝視自己,受苦可能會影響其他人,而這些影響或者就是意義所在。」這「答案」更有趣的地方,是導演沒有說那些影響一定是好。筆者想,只要稍為有些歷煉,大抵也會明白跨越苦難可換來珍貴的東西,然而苦難當中的傷痛又絕不是人所渴求。歡笑和眼淚會並存,幸福與痛苦也是同一道理。試問誰又能在隻言片語之中,分清好和壞?

帶著這個疑問,筆者回到日常的工作……

 

照顧者特寫鏡頭.png

 

2. 生與死相連,愛與被愛互抱

從事長者工作一段短日子,在探訪時,間中會看到長者的慘況。有時在想啊,怎麼才能調適自己的情緒呢?既然「每個人面對死亡和衰老的方法都不同」,筆者也嘗試反思。暫時得出一點點想法,僅和各位分享。

-情愛,是人在茫茫宇宙間最根本的生命相依。

-人需要關係,關係需要愛,愛需要「施予」和「接受」兩者。

年輕時人們往往充當照顧者的角色,晚年時就變成被照顧的角色。此時,長者通常自覺沒用,是次一等的人,甚至是親友的負擔。然而要成就愛,照顧者「施予」和被照顧者「接受」,兩者缺一不可。愛裏無分高低。仔細想想,其實所有人年幼時也被照顧,怎麼那時就理所當然,老來就是他人負累?

所以,長者應該學習由「施予」轉變成「接受」?非也。由照顧的角度看,角色是轉變了。然而,在愛的層次而言,絕大部份情況下,角色可以不變。被照顧者也可以選擇「施予」,他們也可以問候,道謝,聆聽……即使躺在床上,長者也能夠去關愛他人,使照顧者欣然「接受」。

忽發奇想,覺得《伴生》可改名為《伴死》,因為生命從來就是奔向死亡的歷程。雖然導演在開拍之初沒有想過要觸及死亡這議題,但在一個月後,其中一位被訪者就與世長辭。死亡就是如此與生命貼近,故此「死亡不迫切」是人生最迫切要破除的錯覺。這種錯覺容易令人錯失寶貴的關係,因為他們常常錯誤肯定還有時間,於是將精力投放到其他事上,沒有仔細察看「施予」和「接受」的意義。晚年對死亡的迫切體會,再加上充足的空餘時間,或許就是思索和重塑愛的藝術之契機。

3. 本相無意義

在反思之中,回想起很多影片裏長者臉部的特寫鏡頭,其上的枯槁一覽無遺:每一道深刻的皺紋,每一點頑固的黑班,每一聲微弱的喘息,讓觀眾切身感受到衰老的空洞,無助,唏噓。這境況讓人聯想起佛陀出家的源由:佛陀還是王子的時候,第一次出到宮看到人們衰老等的苦況後,令他覺察生老病死之苦,更立志出家修行,以求解脫之道。

佛家勸喻世人不作判斷,只看事件本身。甚麼事情也好,不要定性好壞,只要接受就是了。原始佛教不去探討生死意義,因它認為人生本無意義,所以佛陀「涅盤寂滅」。所謂「涅盤」意為苦之止息,就像蠋光熄滅一樣,歸於無有。佛家斷言,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也僅僅是自然現象,人們無需加添任何感情。覺得痛苦必然包含意義,是一種執著,會帶來苦惱;覺得衰老必然帶來絕望,又是一種執著,也會帶來苦惱。面對衰老,只需「如其所如」的觀察。唯有不加批判地接受,才能看清事實的本相。

如以佛家的態度,看待本文起首所提及的兩個空鏡,將會回復其本相:樹木在陽光下直立,畫面移動;一雙風箏在天上,其中一只離去,鏡頭定格。

這種抽離的角度,看來是一服強而有力的除痛劑,會否適合你呢?當然,佛學博大精深,宗派繁多,本文僅講述其一少部份的觀點。反對此看法的讀者,建議你不妨多了解佛學的其他部份,相信必有所得。

 

長者特寫鏡頭.png

 

尾聲:老年哲學

綜觀全球,愈來愈多城市人口老化,建立老年哲學,以回應人類面對不停延長但質素每況愈下的生命,實在相當迫切。不少長者很難接受身體(包括頭腦)的衰弱,這不僅令自我形像受損,甚至可能會陷入自卑。人同此心,將來如果各位讀者年老衰敗,就如影片的長者要事事依靠旁人,到底要如何面對?除了無奈接受,然後慨嘆:「無辦法,就是這樣的了!」,還有甚麼心態可以選擇?

當然,以上三種進路都不只是認知的學問,它們皆是需要透過體會和長時間修為才能達到的境界。筆者自問只在朦朧中,依稀看到一鱗半爪……與《伴生》一樣,本文旨在引起大家的思考,答案仍有待各位親身體悟。

附錄:長命百歲的《有敬》

不少看過《伴生》的觀眾都覺得,安樂死是解決片中長者受苦的方法,然而黃肇邦導演不太同意這點,因為真正需要考慮安樂死的個案,是他另一套半小時的紀錄片《有敬》的主角。片中紀錄了年過百歲的朱有敬婆婆的最後日子:每天她都向旁人說想死,但又覺得疑惑,因身為教徒的她,常被教會人士「提醒」要改正思想,於是這份沉重的矛盾充斥於婆婆的整個晚年。為何她要天天向人訴說這件心事?或許,是由於身邊無人去接納婆婆想死的情緒,甚至有人去「責備」這份合情合理的感受。與長者同行時,要盡量理解,尊重和接納他們的感受,這一點相當重要 ─── 這是對筆者工作的提醒。

無獨有偶,《有敬》放映後又有黃導的座談會。會後,筆者在廁所聽到有長者話:「這位年輕導演的智慧,是讀書也讀不來的啊!」又一次佐證,生死學並非只是認知的學問,它是需要親身體會和長時間修為才能達至之境界。

「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活。」蘇格拉底如是說。祝各位的人生,多一分充實,少一點遺憾。

 
 

空鏡2.png

 

 

arrow
arrow

    青竹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